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吧xiaoshuoba88.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茫茫南海之上,一支超过三百艘大海船的庞大船队,在罗盘的指引下,笔直朝着正南方插去。

  风帆吃满侧风,昼夜一刻不停,滚滚向前。

  历史上,后世直到明朝,郑和的船队也不过是两三万人、两百多条海船。

刘备这次的船队规模,船只数量跟郑和差不多,但人数又多了一半。

  主要是不用航行太远,所以可以多载人、少带补给品。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备的大部分船只,普遍比郑和船队里的普通福船要大——当然,跟“宝船”

是没法比的。

  刘备最大的船也才两千吨排水量,“宝船”

的尺寸要是真如记载、有四十四丈长(140米),那肯定超过一万吨了,估计得是个平底的沙船型。

  而刘备用的海船都是尖底船,在木质船时代,福船类的尖底船都不可能造到那么大,不然吃水得多深。

  装着直径八寸小玻璃圆窗的旗舰桅杆望楼内,刘备一点都没有人君威仪地亲自待在瞭望位上,拿着望远镜东看西看。

  他这艘旗舰,船楼高度倒是跟李素十年前坐的差不多高。

虽然船体吨位又大了三分之一,可取消了艉楼,上层建筑拉平了,所以甲板上的视野不是很好。

  但桅杆的高度,却比十年前李素的船又高了好几丈。

加上风帆本身就是受力源,一旦风力加大船只加速时,桅杆上很容易前倾摇晃。

那刺激程度,跟后世游乐场里的海盗船项目差不多。

  看刘备这样子,随行的海军将领也是心中惴惴,又一次来汇报:“陛下,还请忍耐一下,今天应该就能看到陆地了。”

  刘备一愣:“这么快?

才离开朱崖海岸三天吧?

朕还没看腻呢,这就到林邑了?

行,靠岸晃晃也好,朕要亲眼看看那出产林邑稻的原产地,究竟是何种风土人情。”

  这次刘备从番禺到林邑的行程,全程也有三千里,十几天时间。

不过至少六成航程是不用离开海岸太远的。

  可以先到朱崖岛(海南),中间还盘桓休整了两天,吃吃椰子见识见识俚獠的生活方式。

  然后从十八年前赵云南征留下的“天涯海角”

遗迹处,按照成熟航路直接往正南。

走一千二百里远海航程,就可以到中南半岛最东侧凸出的位置了,   大约相当于后世的金兰湾和芽庄,大汉朝廷灭了林邑之后,在这个位置修建了新的海港。

  这样走,也是最节约航程的,免得贴着后世越南海岸先往西深入、然后再往东拐回来。

  原本海军将领们还怕刘备以皇帝之尊,连续三四天看不到陆地会担心、怕跟中原失去联系、有突发情况来不及处置。

  也正因如此,走到朱崖的时候,刘备分了少量船只返航回番禺,确保与中原保持联系,以便处理突发国政。

  还打发诸葛亮带着那一小批官员提前结束巡幸,走海路去扬州打前站。

过段时间,等刘备结束了扬州的巡查后,诸葛亮就不用跟去三韩继续视察了,直接让诸葛亮走长江和运河回雒阳,辅佐太子监国吧。

  刘备这个安排已经很明显了:丞相是跟他一辈的,辅佐他就行。

诸葛亮是辅佐太子监国的。

  现在看来,这些担忧都是完全多虑了。

舰队航行神速,一天四百多里,一千二三百里不就是三天的事儿么,哪有多少耽误事儿。

  汇报完了行程后,随行侍卫又劝:“陛下,桅杆上风急颠簸,还是下去歇息吧。”

  刘备一摆手:“不用!

既然今天就靠岸,那更要看个够了。

真是亲自坐了才知道,海上行军,长远来看竟比陆上骑兵还快得多。

  别看战马飞驰时极快,可长途行军要休息,大部分时间还是得坐车。

这海船只要调好了风帆,茫茫大海之上,竟能连续一两千里风向不变,都不用再折腾,就昼夜兼程。

  大海之辽阔,当真唯有亲见,才能理解。

朕今日才知丞相所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意。”

  毫无疑问,那几句历史上本该曹操征乌桓后才写出来的话,如今这一世因为曹操早就没资格征乌桓了,所以湮没无闻。

  李素也不是想当文抄公,只是“抢救性发掘”

那些消失的东西,所以观沧海的时候稍微撷取几句。

否则纯粹是为了展示文采的话,后人还有那么多描写大海的诗句,李素抄谁不行。

  刘备感慨了一会儿,不久就听到桅顶又有惊呼传来,似乎是看到陆地,即将靠港了。

  刘备待的这个观测台,毕竟不是桅杆最顶部的,最上面太危险,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所以刘备的位置视野也稍微差一点儿,朝着前方瞄了半刻钟,才看到陆地出现在海平面上。

  第一次见到这种陆地重新在水天一线处出现的景象,刘备也是心旷神怡。

  登陆之后,刘备见当地建筑与中原差距也不太大了,当地官府和码头建筑,都是一般的木石房屋,只是穷人住的房子看起来跟中原不太一样。

  中原赤贫百姓住的是木头梁柱、泥土夯砌的茅屋。

到了林邑,泥土墙几乎看不见,要么石墙,要么纯木墙。

  为了避免低洼处的潮湿,很多木屋还用木桩架空一点高度,这就得把地面都铺上木头,比中原的赤贫之家还阔绰些。

  毕竟中原的土房子是没有地板的,屋内就把地面的土夯平就不错了。

  “林邑郡的百姓民生,居然不比中原的差,步子山这些年做得不错嘛,今日总算眼见为实了。”

  刘备点头嘉许,虽然只是轻描淡写几句话,但随行官员都知道步骘肯定能因为治理有方得到升赏了。

  皇帝的嘉奖不是随口说的,那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当地接待官员连忙解释:“此地比南中滇州更为潮湿苦热,故而以土为墙吸潮太多,人居其中不但暑热不堪,更增湿病。

  好在炎热之地木材生长极快,虽多糟朽不直,无法大用,拿来盖屋却也得其所哉。

其中还多有驱虫香木,可供官府仕宦之族用度,如今每年还往中原运送数万根,都是以海船舶载。”

  刘备点头,又问了几个问题,主要是了解当地和中原的贸易往来。

得知除了大量热带木材之外,当地主要集中种植出产的,就是豆蔻苏木这些植物香料。

  其他珍稀之物,比如犀角象牙孔雀这些,倒是不多,因为没办法规模化扩大生产嘛。

这个时代也不可能人工大量养殖那些动物。

  唯一的例外是珊瑚,金兰湾附近本来就有大量的海床珊瑚,甚至后世李素去越南芽庄旅游,都潜水看过当地珊瑚,跟泰国芭提雅那边的的珊瑚湾也差不多。

  这次刘备的船队抵达的时候,在港湾外其实就看到了好多用巨大碇石和锚链固定的浮标木塔。

  当时刘备还问过李素那些是什么东西,后来才得知是用来标注珊瑚礁群位置的。

防止在茫茫大海上,采珊瑚的渔民回去后,下次来找不到地方。

  后世这种浮标当然都是塑胶的,但汉朝用的显然是木头的,水中是铁链,水底是大石头。

  采摘的时候,土著渔民背负一个用皮囊罩住口子的木桶潜下去,皮囊上接一根刷了生漆的牛肠作为呼吸管,用木桶里的空气能维持好几分钟呼吸——   这种气密技术,还是来源于二十几年前,益州那边开采自贡井盐的时候,为了天然气煮盐井而发明的。

无非当时用于天然气的传输,现在挪用到了潜水作业呼吸用的水肺上。

  当地的珊瑚床也不太深,最多七八丈,浅的地方才三四丈,这点氧气够了。

就是在水下不太用得上力,拿着小巧的鹤嘴锹和铲子,砍珊瑚依然效率低下。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工艺,也是汉人殖民者哦不是官府来了之后,才教会当地人的生产方式。

  别说倒退二十年了,就是倒退十年、交州北部来的汉人刚刚大批到此完成定居的时候,当地土著都还没有任何先进生产技术,是全靠肺憋气采珊瑚的。

  基本上水深超过三丈的地方的珊瑚就只能干看着,而且上浮下蹿几十次,可能才砍下一丁点珊瑚枝,这才导致珊瑚在中原卖得很贵,历史上后来能成为石崇王恺斗富的标的。

  最近这十年下来,珊瑚几乎一年一个价,中原的珊瑚都跌去三分之二了,奢侈品程度也大大降低,都是林邑这边产能升级的结果。

  刘备对这些热带产业一个都没见过,兴致颇佳,临时要求当晚就上岸居住。

  不过这个要求可是吓坏了随行官员,连李素都亲自出面劝说:“陛下,林邑郡暑热潮湿,毒虫瘴疠横行,上岸恐有不妥。

陛下身为北人,怕是水土不服。”

  但刘备一再坚持,最后还是在李素的劝说下,做了折衷:这次先暂时不住岸上,先在船上盘桓一两夜,只是白天上岸视察。

  另一边,派出快船通知下一站占城、扶南临时变更准备,同时林邑这边也加紧施工,用100%的驱虫香木搭建几座房子,而且是要造在高台之上,避开地面湿气。

  李素敢这么答应,也是考虑到才农历正月底,哪怕热带也不是非常热,虫子没到最猖獗的季节。

要是农历三月往后,他是绝对不敢让刘备冒这个险的。

  安排完之后,李素也是暗暗摇头:刘备算是皇帝里会玩的了。

作为中原王朝的皇帝,这辈子能见识一下南洋热带风光,也算是开了眼界了,还有什么没吃过没用过没玩过。

  古今其他多少皇帝,都不可能做到这种享受了。

秦始皇隋炀帝是奢靡,可也没见过这些啊。

  刘备知道这是为了他好,才算答应。

  此后将近一个月里,船队的行程也是非常赶,因为丞相下令了,必须在二月份一个月之内,把占城、扶南、狼牙修这些地方跑完,而且要返程。

二月底之后,在回到中原的南海郡番禺港以前,绝对不许再在岸上靠港。

  刘备便这样行色匆匆地视察完了剩下三处新征服地区。

其中占城算是伪林邑国原先的一部分领土,是赵云二十年前就搞定的。

  扶南和狼牙修如今理论上还算是独立国家,但太史慈死前在暹罗湾的后世曼谷、北大年两处都占了地盘、修了港口。

扶南国和狼牙修也乖乖臣服了汉朝,暂时作为附庸国。

  当地的国家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状态,所以也没有明确的土地疆界,跟中原商朝至西周初年的情况差不多——也就是国家不太在乎对领土的明确占有,而更关心对人口的占有。

  西周初年不就是这样么,天子分封主要是大致划个范围,建国的关键还是有人口,要聚拢起一大群子民。

西周末期郑国都能迁移百姓异地建国,便是最好的证明。

  如今的扶南人也是,他们根本没有发达的航海造船能力,就算出海也是小木船,不需要港口条件。

汉人来了,太史慈一句话要占领深水良港,当地人直接就送了,跟汉人做贸易即可。

  刘备看到这些结果时,还不觉得如何。

倒是李素亲眼见证之后,心中暗忖:这不就跟达伽马抵达印度后,葡萄牙人在那儿建立果阿港一样么。

  航海贸易文明,到了新的地区之后,都是确立对一个贸易港的拥有权就行了,暂时不追求大量占领内陆领土。

气候差异和热带雨林的恐怖,没有适应的医疗条件之前,深入内陆就是找死。

  在扶南等地,刘备也总算是如愿住上了岸上的临时行宫,得以缓解一下连日坐船的疲惫,好好放松放松。

  全部用香木造的行宫,建在五丈高地基的土台上,外围远处还弄了一道半径数十丈的熏香屏障,既不至于太近、烟火味熏到了皇帝。

又不至于太远、百密一疏把虫子放进来。

  住在高台香木行宫内,每天还可以眺望看见扶南和狼牙修的本地人在那儿摘椰子、顶着种胡椒种豆蔻,然后一船船装上汉人的商船,运回中原。

  刘备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胡椒豆蔻这些香料,在收获阶段需要非常的“劳动密集型”

,跟种棉花差不多,所以李素才建议在当地推广,让蛮子来种,以免汉人百姓太辛苦。

  这些作物的共同特性,就是同一片田地里,果实/花朵的成熟期差距比较大,所以收获期要每天到田里转一圈、把刚刚熟了的摘下来。

  不像种谷物蔬菜那样,基本上一批都差不多时间熟、或者收获物对成熟期不敏感、晚几天摘也没事。

  这些香料成熟后在枝头多待几天,不是烂了就是香味种子掉落了。

一串豆蔻荚每天只能挑三五颗刚刚熟透的摘了,明天再来摘几颗。

  相比之下胡椒比豆蔻稍微轻松一些,因为胡椒不管是熟透的还是稍稍有点没熟透的,好歹都能吃。

熟透的就是白胡椒,没熟透的就是黑胡椒。

  (注:黑白胡椒是同一个品种,只是处在不同的成熟期)   这种收割阶段劳动强度很密集、但播种阶段相对轻松、热带多雨水环境下只要放养自然生长就行的作物,确实太适合蛮夷了。

汉人更应该种植那些前期阶段需要精耕细作、但收割方便的东西。

  “看来子义遗泽也是不小啊,对这些地方,确实应该徐徐图之,也不该一味用武征服。”

  刘备在视察完之后,也是由衷感慨。

  最后,他只是还有一点疑问,就找来李素讨论。

  这问题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刘备发现近年来,香料贸易的增幅有点夸张,每年好几成地涨,过去十年中原的香料用量都涨了有十倍了。

  但是香料价格的下跌,却不如珊瑚珍珠那些那么明显,可见还是可以卖完的。

莫非中原百姓真的因为和平久了、变得奢靡了么?

这种奢侈品都能有多少卖完多少。

  李素却不以为意,示意刘备垂拱而治即可:“陛下,每贩卖一石香料,朝廷抽的海商税不下数千钱。

十几年前,最大宗的那几种香料,从南洋运回的,也不过每年数千石到一两万石。

  如今普遍涨到了五万至十万石,仅此一项,朝廷抽商税已近20亿,也比十几年前涨了十倍了。

曹操初灭之时,全国商税不过六七十亿一年,整合关东后涨到近九十亿。

  如今商税是一百四十亿了。

增幅的里面,香料就贡献了三分之一。

陛下乐见其成不就好了?

至于用量大增,这也应该跟商贸更为发达有关。

  十几年前,只有长安雒阳周边农民,敢全部种菜不种口粮、卖菜买粮维生。

现在各州五十万人以上的大县周边,都敢如此。

  互通有无便利了之后,百姓中的富裕之户自然需要尝试更远地方的特产。

几十年前,或许一郡豪强,也只能吃到本郡产出的肉食蔬菜,现在扬州人都可以尝尝鲜益州的特产,自然要香料来盖味保鲜防腐。

  用这些香料的都是愿意花钱开眼界尝鲜的富户,正好为朝廷均贫富、缓解百姓分化。

尽管鼓励就是了。”

  刘备一想也对,奢侈消费的事儿还是别打击了,让有钱人把钱花掉而不是买更多的田利滚利,才对国家更有利。

  这个香料贸易还是可以继续鼓励的,对扶南国和狼牙修的彻底蚕食,也可以作为长期国策慢慢加强经营。

  定下了这个调子后,刘备基本上也在当地玩够了,天气也有转热的趋势,他只好返程北归。

  回去的途中,船队严格执行了命令,没有再过多靠岸,直接回到南海郡,随后略作休整,沿着东海北上扬州。

0
历史推荐阅读 More+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江东一枝花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三月。大唐太子李承乾从玄武门策马入太极宫,手中提着李泰的头颅,怀抱长孙皇后牌位,一身血染。“承乾,你要做什么?”倚坐在太极殿龙椅上的万王之王、天可汗李世民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色。“陛下想立魏王为太子。”“你想让他做十八年前的秦王,可我不想做十八年前的太子。”李承乾淡漠开口。“你为什么要谋反?”“你问我为什么谋反,武德九年,高祖太武皇帝也在问你!”................十二月,大唐皇帝李世民禅位于李承乾,退位称太上皇。次年元日正朔,李承乾改元昭武,明示万方,大唐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一统世界,走向诸天!
新书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新书

七月新番
新朝末年,王莽改制失败,天下将乱,赤眉绿林义旗高举,刘秀兄弟志在复汉。重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当如何?新室已朽,不破不立,唯有来者,大笔书之!PS:这是关于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的故事。V群:496717165。普群:1021675508。微信公众号:七月旧番。
寻唐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寻唐

枪手1号
雄踞东方,傲视世界的盛唐,有着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物产丰富,交通天下,人文荟萃,种族融合,通商通海于四邻远邦,文治武功矜伐于欧亚大陆,正是因为这个大帝国的崩溃,使得我们的中华文明陷入到了一个充满暴力,血腥和动荡的残酷时代之中.在其后的五代十国是一个上下失矩,四分五裂,乱象丛生,有枪就是草头王的血腥时代.李泽来到末唐时期,他想要做的,就是找回盛唐之景象,重谱一曲盛唐之歌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重别楼
(本故事纯属虚构,半架空历史)苏劫,穿越成了战国末年战场上一名士卒却拥有了让时间倒退三十秒的能力。于是……始皇帝:“只有吾之太傅,苏卿能保我大秦,二世,三世,直至万世。”诸子百家:‘苏劫,乃是我诸子百家之劫,确是天下百姓之福。’荆轲:“世人皆知我刺秦,可为何苏劫知我刺秦的时候,还有诸多后手,苏劫亡我。”王翦:“此人有经天纬地之谋才,孙膑张仪等,皆不及也……”
明扬天下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明扬天下

何昊远
人死了,钱没花完。穿越前三十亿家产等秦牧去继承。人没死,钱没了。穿越后的秦牧不得不面对的窘境。崇祯十六年,华夏大地血雨腥风,大明王朝摇摇欲坠,万户声哀,衣冠沦丧,从亿万富翁变成一无所有的秦牧没了退路,他决定:去找这个世界谈谈。
恶明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恶明

特别白
一个好勇斗狠的现代人,穿越到了明朝嘉靖五年,附身在一个窝囊的小锦衣卫身上。作为锦衣卫,他有了嚣张的本钱,而作为现代猛男,他又习惯于以暴制暴。没有约束的暴烈,他将会如何释放自己?他会如何一步步走上权势的巅峰,笑傲大明?作者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879523350专写明朝特别白,欢迎大家关注特别白书友群60754057
逆隋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逆隋

老茅
杨天:“阿摩,你记住,哥哥的东西是哥哥的,我不给,你不能抢。”杨广:“可我要是喜欢呢?”杨天:“那也不行,否则就会天下大乱,你会留下万世骂名,别人会骂你不忠不孝,骂你惨无人性,骂你……总之,最后还会死无葬身之地。”杨广:“……”半响,杨广怯生生的道:“哥哥,我吃一个苹果,会有这么严重么?”推荐老茅自己已完本的书《闯王李自成新传》书号93534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三七开
这是一本刘封踢开刘备,单干蜀汉,逆袭成就霸业的故事。………………….三七新书,三国之窃国之贼已经上传,求关注!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王蜀蜀
穿越成秦皇十三子,恰巧六国刚统一不久。赵昊也曾想要不要挽天倾,由自己带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做大做强。可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嬴政,李斯,赵高,蒙恬,王贲,扶苏,胡亥….嗯,苟活一世不好吗?于是乎,赵昊有个大胆的想法,先偷偷挖一条能逃出王宫的地道,再开始混吃等死的生活。又名《我不努力,就没人知道我有多弱》,《朕看见这土耗子就来气!》,《长兄不努力,弟弟如何坐享其成?》等等。
明末工程师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明末工程师

米酿
二十一世纪的工业设计师李植穿越到明末。没有钱?搞个飞梭织布机来,立刻赚到盆满钵满。不习惯明末的差劲卫生?发明个肥皂牙膏来让明朝洗得焕然一新农民起义?乱世人命贱如狗?水泥混凝土的棱堡保护您的生命安全!满清南下生灵涂炭?在我的来复枪前面,哪个敢说一个不字?我大炮的射程之内!全是我汉人的土地!
锦衣状元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锦衣状元

天子
正德十年,湖广安陆。穿越锦衣卫世家子弟的朱浩,智入兴王府,三救朱厚熜,身兼未来嘉靖皇帝恩人、挚友、同窗和老师四重身份,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傍身,更有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等一班小弟拥戴,就问这大明天下,还有谁比我站得更高,更稳?…………曾创作《再生传奇》、《光速领跑者》、《越境鬼医》、《铁骨》、《寒门状元》的天子,召唤老友回归支持!
家兄朱由校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1620年,这一年大明更换了三个皇帝,铁头娃努尔哈赤还在和熊廷弼死磕沈阳。东亚战场最精锐的白杆兵和戚家军才刚刚出发北上,局势尚好。卢象升埋头苦读,孙传庭还是小小知县。大小曹寂寂无名,东林党尚未变质。只是内朝党争再启,外朝西南土司将叛。父亲朱常洛初登大宝,兄长朱由校无心帝位。一声哀嚎,天子驾崩,妇人歹毒。要改天下命运,当从移宫案起……皇太极:“我大清远胜大明!”朱由检:“说完了?来人,放炮!”本书又名《扶弟魔朱由校》《陛下管管你弟弟吧》《大明一朝就养了你们这些臭丘八吗》《你们这些腐儒也配提刀弄棒》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赵骏在去大凉山支教的路上遭遇暴雨泥石流穿越到大宋皇宫后花园,得知自己现在身处于他最厌恶的大宋,他怒了。他CPU赵祯,辱骂范仲淹,殴打夏竦,当着晏殊的面抄他们父子俩的诗词.....他逼仁宗天团给自己开后门中状元,口水喷在了赵祯脸上,一言不合就在垂拱殿斗殴,毫不掩饰自己对大宋朝的厌恶。他让满朝群臣血压拉满,让对手西夏和辽国血压拉满,更是让赵祯血压拉满。他是神灵和妖魔的化身,也是上天赐予大宋的长久外挂。厌恶他的人称他为史上第一奸佞,喜欢他的人称他为史上第一宰相。另外一方面他取悦百姓,憎恶士大夫和地主,崇尚武力。大宋的软弱在他手中荡尽,大宋的国力在他手中强盛,大宋的旗帜在他手中插满了整个世界!他是赵骏,他在大宋无法无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爷是大宋最靓的仔!”
马踏天下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马踏天下

枪手1号
拿起了战刀,跨上了战马,纵横驰骋,马踏天下。
春秋小领主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春秋小领主

赤虎
《春秋小领主》春秋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因为中国一半以上的姓氏都在春秋形成,一半以上的成语形成于春秋时代,我们文化的始源也在春秋……因为有了这段历史,才给我们留下了人...
大争之世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争之世

月关
《大争之世》重生公子,仲尼正意气风发,晏子已垂垂老矣,孙武著兵书未成,大夫相争强晋将亡……身为人子,勇冠天下,一朝复仇,天下动色——大丈夫,如是足矣。履身是时,望蒹葭苍苍,秋水伊人何在,城隅桑林,静女正踟蹰,关关雎鸠,更有君子好逑——好男儿,夫复何求?大争之世,天下正问鼎重,庆忌未死,天下又如何?
续南明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续南明

老白牛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大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率舰队出使西洋,曾自豪在《天妃灵应之记》碑如此宣示,此时大明国力如日中天。然时间到了崇祯末年,大厦将倾,帝国将亡,乱世来临的阴影,笼罩每个百姓心头。胡虏横行,流寇肆虐,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文明就要毁灭,前方看不到希望。自五胡乱华,蒙元入寇,中华又将步入黑暗无底之深渊。也就在这崇祯十四年秋,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来到大明,在淮北那片奄奄一息的饥民中…………老白牛第三本历史大作,敬请期待!已有完本作品《回到明朝做千户》,《明末边军一小兵》。
世子稳重点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世子稳重点

贼眉鼠眼
北宋绍圣元年,楚王世子赵孝骞负手走出了王府的大门,汴京城好像变得不一样了。辽国西夏对中原虎视眈眈,新旧两党在朝堂上打出脑浆子,年轻的官家有心无力。赵孝骞拽住喜欢看热闹的老爹,看着乌烟瘴气的朝堂摇头不语。苏轼:“好吃好吃!只是这玩意儿你非要叫它‘东坡肉’吗?能不能换个名字?吃着有点瘆人……”李清照:“姓赵的,刚刚你是不是偷牌了?人品何其恶劣,罚酒!”张择端:“世子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是绝对不会把你画进《清明上河图》里的,还坐在青楼里左拥右抱,你要不要脸!”完颜阿骨打:“后背凉凉的,谁捅了我一刀?”某年某日,赵孝骞抬头茫然四顾,哎?所谓的“弱宋”,好像没那么弱呀。可惜的是,官家似乎有点短命……
钢铁皇朝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钢铁皇朝

背着家的蜗牛
工科男带着足以升级文明等级的科技晶石回到了一个类似平行时空的古代。虽然身为皇子,但他不想争霸,不想腹黑,只想守着他的一亩三分地种种田,搞搞工业,悠闲乐无边。PS:这是一部轻松的种田文。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世间一点咸
什么英雄豪杰,什么江山如画,不过是死了数千万人,也没出好结果的乱世凶年。刘备只想尽快一统河山。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花非花月夜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洛昭穿越成为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受命摄政,从商末周初开始,建立家族,历经王朝轮转,传承不断。“洛氏绵延至今,两千三百余年,从始祖素王昭摄政起,九摄国政,俱还政于王。见到了多少王朝兴衰,气数尽时,皇族破落。至尊之位,受国之垢,承国不祥,洛氏绝不沾染分毫。天命自有定数,洛氏敬天而知命,岂会逆天而行,觊觎神器。”姬姓洛氏,世有盛名。千载以来,有摄政辅政者,权倾天下,不可一世;有救时宰相,慨然为天下
奋斗在新明朝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奋斗在新明朝

随轻风去
宅男文科生穿越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大明朝,起点很低,身为粗鄙小衙役,科举之路是没指望了,且看主角如何欢欢乐乐从市井之间走出一条另类风格青云之路。顺便揭秘大明官场体系的种种规则!!
铁血残明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铁血残明

柯山梦
《铁血残明》明朝末年,西班牙和日本逐渐限制白银流出,明朝自十六世纪初以来的资本流入已经逆转,明朝并存的商品经济与小农经济同时遭受到通货紧缩的冲击。叠加小冰河的影响,一个一个乱世的骨牌不断倒下。崇祯六年十一月,流寇渑池南渡,势如疮疽溃裂而出,席卷中原大地。崇祯七年,肆虐北方十余年的后金军横扫宣大,如入无人之境。立国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主人公于此时到来,成为南直隶桐城县一名小小皂隶,故事就从一只腾空而起
我在秦朝当神棍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我在秦朝当神棍

人酥
“捷报,捷报。齐王建不战而降。六国灭,四海一!”报信的小卒骑着快马,高喊着穿过了半个咸阳。李水坐在丹房里面,欲哭无泪。“秦始皇统一中国了啊,距离焚书坑儒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