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吧xiaoshuoba88.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夔州府城依山傍水,各类屋舍鳞次栉比,依次向上延续。

南面城墙在靠近江面的堤岸处,而府衙则在山丘的最顶上,并修建有瞭望阁楼。

  站在阁楼上向下看,从城墙外的江堤渡口,到高处随处可见的酒肆酒楼商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府衙后面就是北门,可以直通莲花池,也就是夔州刺史的官邸。

  城内巨大的高低落差,让这里没有长安的四四方方,没有大城巨城的坊市分明,更没有林林总总的防御堡垒,甚至连固定的集市也没有,反而因此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以及浓厚到畸形的商业气息。

  行人与车船来往不绝,运货的挑夫更是比比皆是。

  江堤上的渡口,规模极大,鱼贯而入的船队不少,沿岸都停了好几排的大小船只,漕工们将船上的货物卸下,城内的挑夫们在排队等候挑货入城。

  更是有不少渔夫船夫,用特制的方形小灶在船上生火造饭。

  甚至可以这么说,整座夔州城,就是一座巨型的集市!

  带着呼吸,带着活力。

  方重勇在阁楼上看着这幅人间胜景,心中颇有些感慨。

  “守着一座金山,居然还在叫穷,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方重勇轻叹了一声说道。

  郑叔清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在方有德眼里,或许这位是个实打实的大贪官,但是在方重勇看来,封建时代,这种地方官僚已经是难得遇到了。

  任何人,都超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

  不过真正厉害的,是他背后的李林甫!

夔州的种种治理之策皆是李林甫背后授意。

  方重勇打了个哈欠,一夜没合眼,询问了郑叔清一晚上的夔州民情,他脑子里猛然蹦出一个奇怪的念头:   关税被劫,时间都过去一個月了,很难想象,盛唐时的朝廷中枢,会不处置郑叔清丢失夔州江关关税的事情!

更别提挪用关税是在半年以前了!

  可以确定的是,这件事不仅李林甫知道,甚至可以判断李隆基也一定知道。

  然而事到如今,郑叔清依旧是稳稳当当的做着夔州刺史,没有谁将其拿下!

那么这就可以说明,此事在朝廷默许的范围以内,甚至还可能“根本不算个事”!

  方重勇心中有一个猜想,却又不敢确定。

因为那实在是太过于狂妄而离奇,超出了人们所能想象的极限。

但种种迹象,又不断的指向那个猜想,让他心中无比的焦躁。

  方来鹊作为人质被郑叔清扣下,三天之内,方重勇必须想出办法捞钱……他很明白,能得到这个机会,是因为自己老爹方有德是监察御史,郑叔清才肯配合,如果自己只是个普通平民,只怕现在已经惨遭毒手。

  一方大员,掌管一州之军政民政,谁肯听一个无官职在身的黄口小儿摆布?

  没撕破脸之前,郑叔清可以给方有德一个面子,这就是官场规矩。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城内忽然鼓声大作!

  “僚人烧山了!”

  “僚人烧山了!”

  “僚人烧山了!”

  府衙里有人扯着嗓子大喊道。

  随着这一声声的叫嚷,似乎心有所感一般,城内原本还在四处闲逛的行人,有条不紊的进入距离自己最近的酒肆酒楼,挑夫们则是奔向渡口。

  本来还热闹非凡的街面,顷刻之间空空荡荡的,各类商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关门大吉了。

  “原来你还在这里,倒是让我一阵好找。”

  身后传来郑叔清的声音,似乎松了口气的样子。

方重勇转过身对他说道:“某观夔州府城百业兴旺,补足关税款项不难。

某已经有想法,只是还需要时间考证一番。”

  听到这话,郑叔清大喜,也顾不得上下尊卑,拽着方重勇的胳膊兴奋说道:“来来来,随本官一同去看好戏,僚人作乱,看吾等杀之!”

  僚人作乱?

  方重勇一愣,他很怀疑,因为他读书少,郑刺史把他当傻子在骗!

刚才看到城内居民与游客从容的避入屋内,就知道这样的事情三天两头就会发生。

郑叔清大概是以为随便搞搞就能刷军功?

  这里不是岭南也不是安南啊!

这是蜀地与荆襄之间的咽喉,汉儿生息的核心之地!

  扯什么僚人作乱,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郑使君,虚报战功可是大罪。

朝廷以前不追究,只当是儿戏一般,也不代表会一直不追究。”

  方重勇毫不客气的怼了一句。

  有话直说的爽快,会让郑叔清放下戒备,不至于说在事成之后来一句“此子硬币非常,断不可留”。

  果不其然,郑叔清面上恼怒一闪而过,随即讪讪解释道:“夔州城东巫山县的东阳府(府兵军府)精兵,不听本刺史调遣。

唯有城中团结兵可堪大用。

僚人作乱时有发生,本府守土之功还是有的。”

  言外之意,僚人经常搞事,但其实也搞不出来什么事情来,我只是去刷刷存在感,功劳没有,苦劳还是有的吧。

  “使君,在夔州,只要是与财帛无关的政绩,全都可以忽略不计,使君何以舍大求小?”

  方重勇一脸无奈的看着郑叔清询问道,他都看出来的事情,郑叔清居然看不出来,难道朝廷不知道夔州根本就没什么“兵祸”

吗?

没有军功还去硬刷,简直脑子被门夹了。

  “为官之道,岂是你这等黄口小儿懂的,还不住口!”

  被人一语揭穿,郑叔清面色不虞呵斥道,心中倒是松了口气。

  神童是神童,口无遮拦也是不忌讳,根本不足为虑。

等到了长安,此子可以被自己随意拿捏。

  方重勇轻叹一声,听人劝,吃饱饭,这位郑刺史,脑瓜子确实不太行的样子。

昨夜他就已经了解到了,这夔州的情况,简直离了个大谱!

他跟郑叔清彻夜详谈,把这里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

  夔州多山少田不说,那些临近山泉的数百顷水田,所种植的“红莲稻”

,居然全都是皇家贡品,一粒米都不留给本地!

直接由朝廷指派的官员负责日常管理与收割装运,根本不过夔州刺史郑叔清的手。

  这位郑刺史也很想知道红莲稻是什么滋味,以前在长安时,某次听一个宗室子弟说,吃完红莲稻米做的饭后,盛饭的碗中都有香气,弥久不散!

  多么奢华的享受啊!

  当然了,红莲稻这种妖艳货不提也就罢了。

只是大唐现在实行的是“租庸调”

制度,每户交多少粮,交多少布都是有定数的!

  夔州府的普通百姓连田都没有,或者不足数,那么拿什么交租?

  朝廷又没有规定没田的人就可以不交租了,只要朝廷“账册”

上说你有田,那你就必须有田!

  至于实际上有没有,那不重要,起码那不是朝廷中枢需要关心的问题!

  可是夔州本地人看起来似乎活得还挺滋润的样子,因为这里普通人日常都是吃鱼吃山货,另外靠蜀地与荆襄的粮食供应补充粮食缺口。

不产米而府库有米,商业化到了极致!

  简单概括,夔州就是第一产业刀耕火种,第二产业平平无奇,第三产业畸形繁荣。

  除了红莲稻,这里所产稻米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毫无竞争力,黯然的退出了舞台。

但凡有点路子的人,都不愿意去种地!

  所以方重勇才认为,只要不打仗,夔州官府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捞钱!

  谁会捞钱,谁能给朝廷提供足够的钱,谁就是好官!

要是能提供更多的钱,那就是才能卓越,可以入长安入中枢。

  郑叔清以为搞个“守土有功”

就能交差,那真是中二少年欢乐多。

  昨夜郑叔清还亲口承认了一个“秘密”

,也就是他爹方有德要去朝廷告状的一个内容:   夔州府里关于钱粮的账册,全踏马是假的!

而且假得离大谱。

  本地租庸调根本收不上来,账册里的那些名册,全都是编造的!

很多甚至连人头都对不上,只是总数能对上!

  夔州不能机械呆板的实行朝廷的税收政策,如果硬来,就会官逼民反!

  以往每一年,都是本地人用赚来的钱,在夔州府城购买荆襄与蜀地运来的粮食布匹,交给官府以为租庸调!

这也是夔州商业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夔州水产虽然发达,却没有保鲜技术,只能自己吃,卖不出什么价格来。

由此产生的效果,便是城中餐饮业极为兴旺,为来往蜀地的旅客提供了足够的肉食。

  至于本地产的特色麻布,那是要送去蜀地与荆襄换大钱的,本地人谁会去花时间,傻乎乎织普通的布匹去交给朝廷啊!

  夔州特产麻布,宽松透气,体感舒适,特别适合在湿热的蜀地与江南穿着。

事实上,郑叔清的官袍也是用这种麻布制成,而非如其他地方用绢帛官袍。

  夔州府的账册是假的,交出来的税收却是真的,所以一直没有出过事!

也就是说,郑叔清,包括他的上一任,上上一任刺史,都是在用错误的手段做正确的事情,而朝廷考核,只看结果!

  无论是真实的租庸调,还是居民拿钱买货换来的“租庸调”

,这些财货不会写名字,不会写得来途径。

  造成这种现象的,真的只是当权者么?

是谁搂着实施了百年的租庸调不放?

  方重勇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郑叔清得李林甫的指示,则是更近一步,只收铜钱与黄金,然后用这些钱,向蜀地与荆襄的商人大批量采购布匹与粮食,最后通过长江和运河运到别处交差。

  夔州水运繁荣,商贾众多,本地人搞铜钱甚至金银都很容易,不存在征收钱财困难的问题。

  官府出面大量采购,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批发总比零售单价低,这个也是古今无二的道理。

至于那些多出来的钱去哪里了,这是一个秘密,不要多问,不要多说,不要多提!

  那些都是官僚阶层的“合法收入”

,凭本事赚的钱,就算有人告到李隆基那里,也告不赢!

当然,李林甫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他自己就拿大头!

  官府出面“赚差价”

,得到的“利钱”

归谁,这一直是个灰色地带。

同类行为在这个时代,某种程度上说,是合法的。

  为了争取政绩,郑叔清收税,实际上甚至只收朝廷定额的九成,以换取名声官声!

方重勇认为,在夔州百姓眼里,或许这位郑刺史才是好人,自诩清廉的老爹方有德才是坏人。

  将来郑叔清在夔州混到了民望,向朝廷展示了他“理财”

的能力,那么顺理成章的进入中枢,在李林甫的庇护下大展宏图,也是可以预料的。

  世间的善恶,有时候真的好复杂啊!

  方重勇忍不住一阵唏嘘感慨。

  不过,郑叔清真要飞上枝头,那也得搞定夔州这边关税的烂摊子才行。

  无论在什么时代,假造账册之类的操作都是非法操作!

夔州府的秘密要是被“揭开”

,郑叔清不死也要脱层皮,很多事情,是能做不能说的!

  所以,这位郑刺史也被李林甫拿捏得死死的!

  心里碎碎念想着杂事,方重勇被郑叔清带到北门,就看到一队轻装的步卒迎面而来。

脚上套着六合靴,身上穿着黑色缺胯袍,腰间佩刀,手持擘张弩,身后背着箭壶,每人都是五十只箭。

  方重勇扫了一眼,每一行五人,共十列,整整五十人。

这是唐军一队弩手的标配,只是身上没有铠甲看起来有点寒碜了。

  团结兵嘛,不算大唐军籍的士兵,不能离开州郡,做完从军任务还得回家耕田,军中无军饷只管饭,有这装备气势就很了不得了,方重勇也理解他们的处境。

  等了半天,也就这五十人,外加一个领头的将军,方重勇一时间有些错愣。

  这么少的人,是打算把僚人当纸糊的么?

  “郑使君,僚人趁着山火凶猛,正是互相仇杀的时刻。

我们不若现在城墙上作壁上观,等待僚人杀累了以后,再出手调停为上计。”

  那位个头魁梧的将军上前来对郑叔清拱手请示道。

  “善,你全权指挥。”

  郑叔清很是公事公办的点了点头,面无表情。

  那魁梧将军便将士卒都带上了城墙,众人看到远处山火越烧越旺,表情各不相同。

除了方重勇有些疑惑外,其他的人都是作轻松模样,谁也没把这件事太当回事。

  “这一位,可是武状元出身呢。”

  郑叔清在方重勇耳边低声说道,指了指那位武将的背影说道,带着揶揄跟嘲讽。

一天相处下来,他觉得这位方重勇神童挺有意思,挺对自己胃口的。

  “他叫郭子仪?”

  方重勇大惊,他记得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还是当年的武状元!

  “郭子仪?”

  郑叔清一愣,随即摆了摆手冷笑道:“什么郭子仪啊,他叫杨若虚,得罪了李相,还被发配到夔州了。”

  夔州这个地方怎么说呢,若是民政官员,则很容易升迁,乃是地方官僚的福地。

  因为这里既有江关可以捞关税,又是商埠可以捞商税,还没有战乱没有军事上的支出。

如此一来,又怎么可能无法完成朝廷定下的指标呢?

  郑叔清被安排来这里,就说明他是李林甫的亲信,捞到了肥缺。

  但是对于武将来说,夔州简直人憎鬼厌!

  这里没有战争,甚至连民乱也没有!

但凡有抱负的将领来这里,只能在城头上看着山清水秀,等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慢慢流逝而一无所成。

  好男儿建功立业,就应该去西域,去吐蕃!

再不济也要去打契丹,去新罗百济!

  李林甫将杨若虚发配到夔州,还真是个在体质内把人玩死的经典案例。

0
历史推荐阅读 More+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危险的世界
【2o17这个历史照样靠谱征文】参赛作品
三国有君子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回到汉末,成了徐州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我爹。我爹的手下一不小心杀了曹操的爹,曹操想弄死我和我爹。我爹拥有徐州,刘备看上了,刘备想弄死我和我爹。我爹的地盘距江东和南阳很近,孙家人和袁术想弄死我和我爹。我爹和我被吕布盯上了,他也想弄死我和我爹。总之,很多人都想弄死我和我爹……我爹教导我要当君子,那我就当个“君子”,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看你们到底能不能弄死我吧。
大唐万户侯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唐万户侯

高月
一个对历史一知半解的财政所小会计,来到大唐盛衰转折的天宝年间,没有天才,有的只是勤奋与智慧,从白手起家,一步一步改变自己命运,一步一步踏上时代的潮头。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东宫案、韦坚案、马嵬坡之谜,老谋深算的政治角力、诡异莫测的朝堂风云。看他如何融入历史,在古人的智慧中生存拼搏。面对南诏与吐蕃的乱局,面对大唐帝国与大食帝国的怛罗斯之战,面对涂炭生灵的安史之乱,他又如何重写历史。在国家与民族的兴盛中、在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那片热血尚武的天空,他又怎样实现自己人生的辉煌。—————五千年岁月风烟滑过眼底,我捡起的,是历史沧海中最闪亮的一颗明珠。—————高月群:46131869(书友快乐和平鸽赞助)6626943966270096作者自定义标签:热血重生
司礼监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司礼监

傲骨铁心
我叔是魏忠贤。——阉党出品,必属精品绝对完本,人品保障
北宋大法官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熙宁年间,宋神宗赵顼初登大宝,欧阳修、韩琦、富弼英雄垂暮。拗相公意气风发,欲扭转乾坤,司马牛暗伏于野,坚守国本,东坡先生骑墙观望,左右不定。这本是大宋第一文官天团的最后光辉,但天才们却选择了同归于尽,给大宋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也给历史留下了无尽的惋惜和争议。然而,一个实习小律师的突然到来,为大宋开辟了一条中间大道。新旧皆归于法,文武皆归于法,内外皆归于法。“我张三宣布,檀渊之盟今日到期,不再续约。幽云十六州乃吾中华故地。”
万历明君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万历明君

鹤招
公元1572年,距离明朝灭亡、山河沦丧还有72年。此时东南倭寇横行,西北鞑靼叩关,地方兼并日重,军政疲惫百姓困苦,隆庆皇帝刚刚驾崩。石越却在此时,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好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没来得及祸害朝政。坏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唯一的指望,自己的生母李氏,还是动辄罚跪,逼他写罪己诏。……将倾的大厦就在眼前,各方交错的中枢刀光剑影。天下兴亡,一代明君,他该如何作为?
曹贼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曹贼

庚新
新书宋时行已上传,欢迎大家收藏————————————————————————2011年,庚新倾力打造,一个小曹贼的故事。
东晋北府一丘八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埋忠骨?所幸天不亡汉族,还有刘寄奴,他会用一腔的热血,吼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汉胡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欢迎随本书走进那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年代。作者书友群219263410
崇祯十五年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崇祯十五年

韭菜东南生
穿越回崇祯十五年,崇祯、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且看如何在这天崩地裂、枭雄奸雄并起的大时代中,卷起千堆雪!公布一下群号,有疑一起聊694049059
锦衣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如果一个人不幸回到了天启六年。此时大厦将倾,阉党横行,百官倾轧,民不聊生。党争依旧还在持续。烟雨江南中,才子依旧作乐,佳人们轻歌曼舞。流民们衣不蔽体,饥饿已至极限。辽东的后金铁骑已然磨刀霍霍,虎视天下。而恰在此时,张静一鱼服加身,绣春刀在腰。他成为了这个时代,以凶残和暴力而闻名天下的锦衣卫校尉。在这个不讲理的时代,恰恰成为了最不需讲道理的人。
大学士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学士

衣山尽
明朝的那些风花雪月。古代的那些饮食男女。四百年前的官场生态。一个穿越到嘉靖朝的年轻人。
兰芳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兰芳

御炎
其实吧,我这人不是什么好人,性格也挺恶劣的,就是那种典型的看不得别人好的人,所以我就特别看不惯弘历那老小子。这家伙身体好,权力大,运气旺,为所欲为,还在最好的年岁坐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顺风顺水,给我恨的牙痒痒。我看不得他那么春风得意,也讨厌他写的打油诗,更不喜欢他乱涂乱画乱发弹幕,所以就打算给他添点堵。但是谁叫咱兰芳国小民疲呢?家底子太差,还想给弘历添堵,那就只能抢别人来壮大自己了,所以真别叫我殖民者爆破手,我的出发点,就真的只是想给弘历添点堵而已,没那么高尚。————《赵学宁自传》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西门扬舟
农大研究生蓝田穿越三国,没有金手指的他靠种田崛起。科学种植让百姓能吃饱,科学种植让百姓能吃好。小沛农界大司马,金牌导师蓝子玉。从误解刘备的仁义,到帮助他争夺天下,蓝田逐渐了解这个三国第一创业人。刘备有了他,军队再也不为粮食发愁。关羽有了他,荆州固若金汤,吕蒙背刺失败。刘备:我有蓝田胜过雄兵十万。诸葛亮:蓝田之才不亚于亮。赵云:怎么说呢?其实蓝田对人性看得太透。刘禅:舅父,颇思蜀否?……所有人都认为蓝田是个不世之材,唯独他自己觉得只是平庸的种田人。
官居一品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轻生死,重兴衰,海雨天风独往来。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朕就是亡国之君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朕就是亡国之君

吾谁与归
正统十四年,朱祁钰在皇位上大梦初醒,睁开了眼睛。土木堡之变已经发生,三代精锐京营,已经全军覆没。自己的哥哥、皇帝中的垃圾朱祁镇,正在大同府扣门。朱祁钰发现自己,不但要保卫京师!保卫大明!还要保护妻儿老小!亲自监刑是暴戾些,就是亡国之君了吗?信任宦官任用内相,就是亡国之君了吗?穷兵黩武信任武夫,就是亡国之君了吗?好吧,朕就是亡国之君!本书又名:《大明迎来了它的慈父》、《朕的一生》、《朕绝不投降》
混在三国当军阀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混在三国当军阀

寂寞剑客
主角虎躯一振、王八之气大发,收一大堆名将、名士,然后找地盘,发展,最终一统天下,这样的情节是不是看腻了?那么,换点新鲜的。这是一本给爷们看的不一样的三国小说!###########################读者群1:51623648(已满)读者群2:40377763(已满)读者群3:34530213(已满)读者群4:52587373(已满)读者群6:26609108读者群7:57517287(已满)读者群8:57517392(已满)诸者群9:59772335(已满)读者群10:20566041陷阵营:65789696读者群A:13449591(已满)读者群B:42795639(高V群,需验证)
抢救大明朝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抢救大明朝

大罗罗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鞑子还凶,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九宫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鞑子、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尚书洪承畴在刑场之上,大声疾呼。父皇别跑,儿臣孝顺!——这是被某个来自21世纪的老实孩子灵魂附体的大明太子朱慈烺拎着宝剑,追赶崇祯皇帝时的真心话。书友群:431301049
三国之大汉崛起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三国之大汉崛起

姜梵
穿越成了刘禅,一开始就来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被赵云带着在长坂坡来了个七进七出。今生我为刘阿斗,还要不要人扶了?刘禅慢慢发现他走的还是挺稳的,貌似他的便宜老子刘备,二叔关羽,三叔张飞这些才是需要人扶的。于是乎年幼的刘禅就担起了重任,扶着扶着,便渐渐为大汉扶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三国争霸,蜀汉为雄!
大唐第一世家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唐第一世家

晴了
穿越啦,穿越到了老程家。我爹可是鼎鼎大名的初唐大恶霸,老程家,打虎亲兄弟,上阵六个娃,就问你们怕不怕?吃过熊心豹子胆,喝过狼心狗肺汤的程家三娃还有啥可害怕的?“爹,娘亲,我又给你们带叫花鸡给你们吃。”“呵呵……小兕子,这些荷叶是哪里来的呀?”“我跟程三哥哥到赏荷园里摘的。”“……果然,程!老!三!”“爹爹,娘亲,你们怎么啦?脸色好吓人啊。”“赵昆,告诉程老三,那小子要敢再靠近赏荷园,朕打断他的腿。”“爹,娘亲,我又给你们带好吃的来啦。”大唐天子李世民脸色有些发黑。贤良淑德长孙皇后,此刻光洁的额角也青筋隐现。“爹,娘,我今天你们带好吃的竹筒饭。”“这不是朕最喜欢的那丛方竹吗?”“程三哥哥做的可香了,爹,娘,你们快尝尝……”“呵呵呵……程老三,好好好……嗯,滋!味!不!错!”“爹爹,为什么你说话喜欢咬着牙?”“有嘛,哈哈哈……肯定是小兕子你看错了,等一下,爹爹有事……”“去,告诉程三郎那混帐小子,他再敢动这宫内的一草一木,朕抽不死他。”
朕能走到对岸吗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朕能走到对岸吗

爱吃麻辣猪蹄
这世上从不缺骗子。有人假冒富商,有人假冒才子,有人假冒乞丐。却鲜有人假冒天子。许昌有个曹操迎回的汉献帝,冀州同样有个和汉献帝长得一模一样的刘协。袁绍昭告天下,他冀州的天子是真的,许昌的天子是曹操找人冒充的。一开始,刘协答应假冒那和他同名同姓同模样的天子,只是为了在这乱世混口吃的。后来渐渐掏空了袁绍的大本营之后,他觉得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不应该只为了一口吃的。官渡之战前夕,刘协端坐冀州皇位之上,俯视下方被麻绳困缚的袁绍。“本初,你说朕能走到对岸吗?”袁绍:“奸佞小人,鸠占鹊巢,夺我基业,你必将横死!”刘协:“本初,你至今都不愿称呼朕一声陛下吗?”袁绍:“悔不该当初听沮授之言,令你假冒天子,被你夺了基业。”刘协面容冷厉,挥手下令。“传旨,大军开拔,此战灭曹贼擒伪帝!”
纳妾记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纳妾记

沐轶
法医杨秋池借尸还魂来到明朝,成为一个仵作学徒,有一个清贫的家,一个老母和一个严守三从四德却不能生育的媳妇,他除了要应对各种凶杀案之外,还要体面地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唯有削尖脑袋当官、挣钱纳妾。可这时,奇怪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了。
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我的老婆是执政官

录事参军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这是你的江湖呢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这是你的江湖呢

柠檬213
乱世当道,做反贼的想当皇帝,当皇帝的想一统天下。这个江湖也不太安稳,当弟子的想做掌门,做掌门的想上武林盟主。大昭王朝南州的某个小山村里,李北风这辈子最大的理想,是继承他爹的衣钵,成为受人敬仰,享誉十里八乡的优秀大夫。直到某天,他无意间救下了一位身受重伤的武林女盟主……——————非武侠,偏历史的轻松正经故事(轻松观看,切勿较真)书友群:149194426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三天四包
张韩穿越汉末三国,无处可走时,投身曹营。觉醒【功成系统】,只要立功就能得到奖励,于是张韩苦练武艺、奋勇厮杀,终于通过不断立功把【武力】大幅提升后,悍然转为心心念念的谋臣!可是,接下来的画风出乎了张韩的预料……【你进言“屯田新略”有功,获得武力+3】【你设计伏兵击破袁术军,功绩斐然,获得武力+5,获得武艺“五步十三枪”】【你献计攻略城池有功,当居首功,获得武力+3,“宗师级御马术”】于是,官渡之战时,当众将不敌颜良,纷纷败下阵来时,曹操策马靠近身旁张韩,幽幽相问:“军师,你观那颜良如何?”张韩:“……插,插标卖首。”“军师正在戴甲!!!”先锋们高声欢呼。多年之后,贾诩、郭嘉等曹氏心腹谈及张韩时,无不神色有变。“他左拳叫仁,右拳叫义,辩驳不过时就会诉诸仁义。”“张伯常献计向来能奏效,毕竟他献完计策会亲自带队冲锋。”郭嘉:“我就想知道,当年谁让他做谋士的?哦,主公?那真是慧眼识英、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