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的表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吧xiaoshuoba88.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唐开国至今近一百五十年,几乎还没有一个天子是以平安顺利的方式继承皇位,每一次权力更迭都伴随着血雨腥风的政变与清洗。

  如今这位皇帝更是将此传统发扬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不仅打破了姓氏血脉的限制,还跨越了贵贱的天堑。

  朝臣们痛定思痛,决心培养太子李祚,并确保他安稳继位,这成了当今朝堂上第一要紧之事,如此一来,长久以来形成的党争氛围反而平息了。

  毕竟太子还小而圣人年富力强,数十年间都起不了波澜。

  正兴七年是丙午马年,大唐的年号没变,国号也还在。

  天下无事、四海安宁。

  春耕一结束,待国事稍闲,宰相杜有邻便递了辞呈,被天子拒绝了三次,他还是决心告老,遂加集贤院学士致仕。

  是日,升平坊杜宅,前来相送的人有很多,时不时能听到一声“功成身退”

的赞誉。

  杜有邻却以身体不适为由,待在书房中愀然不乐。

  多宝搁上,他的紫袍叠得整整齐齐与玉带摆在一起,想必是不会再穿了。

  “吱呀”

一声响,门被推开了,杜五郎走了进来。

  杜有邻连忙低下头,捧起书卷装作在云淡风轻地看书。

  任门外熙熙攘攘,他自心如止水,求学不倦。

  “阿爷,客都送走了,我们也收拾东西,明日启程吧。”

  “嗯。”

杜有邻闷声应了,可终究是心里不甘,没忍住抱怨道:“我看,圣心没你说的那般难测,朝堂安稳,能有甚杀身之祸?

当此大唐中兴之际,不能一心为民,却惜身避祸,可耻。”

  “阿爷是宰相还没当够吧?

你又不擅左右逢源,官瘾却好大,忘了以往可总说要谨慎。”

  杜五郎说着,抬头去看书房上挂的“谨言慎行”

、“如履薄冰”

几字,目光落处,却是愣了愣。

  不知何时,杜有邻已将挂幅换成了“正己率属”

、“风志澄清”

字样,颇有宰相气派。

  “一时说一时的话。”

杜有邻道,“当年李林甫当政,我奉行的是谨慎,如今君贤臣明,我当以身作则……”

  “在衙门里天天说不厌,回家还要说。

想想二姐,走吧。”

  提起杜妗之事,杜有邻无奈一叹,再不舍得也只好离开。

  他往日总觉得二女儿性格强势,自己管教不了,可她被关在掖庭这么久,他终于也是担心了起来,这天夜里不由辗转难眠。

  卢丰娘从来都不是体贴入微的性格,听得他翻身的动静,倒是懂得安慰了他一句。

  “放心吧,我看着陛下长大,他不是绝情的人。”

  “我看你这妇人是糊涂了,陛下到我们家时才多大年纪。”

  杜有邻念叨着,忽意识到一晃眼十几年都过去了。

  天不亮,杜家就准备出发了。

  行李都已送上马车,杜有邻不情不愿地裹着披风出了院子,正见杜媗带了一人进来。

  那人穿的是一身襕袍,身材清瘦颀长,转头间显出一张清冷的脸,竟是杜妗。

  “二娘?”

  杜有邻愣了愣,上前仔细打量了杜妗两眼,发现她并不像想像中那么憔悴,状态还算不错,只是有些不太高兴的样子。

  “你是如何从掖庭出来的?”

  “阿爷小声些。”

杜媗低声道,“是太子求了皇后,偷偷把二娘放出来的。”

  “殿下真是好孩子。”

  提到李祚,杜有邻不免难过。

  在他看来,李祚是杜妗的干儿子,那也算是他的干外孙,杜家本与太子有如此亲密的关系,眼下搬走往后就疏远了,岂不可惜?

  他正唏嘘着,没想到,却被杜妗顶了一句。

  “祚儿是好孩子还用阿爷说吗?”

  “你……”

  杜有邻气恼于儿女越来越不尊重他,可转念一想,杜妗还能有脾气顶撞他,也算好事。

  一家人出了长安,当天便行了二十余里,到了少陵原。

  也就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了。

  “这就到了?

不是说避祸吗?”

  卢丰娘站在杜家老宅前看着门梁上的蜘蛛网,不由诧异万分。

  这里离长安不到一天的路程,为到此隐居而辞了宰相之位,实在有些可惜。

  所谓“城南韦杜”

,京兆杜家的祖籍就是在这长安城南。

  杜有邻感到有些困惑,四下一瞧,道:“老夫怎么觉得,老宅近了不少,带着家当慢慢赶路,以往须得两三天啊。”

  “阿爷路上还说呢,朝廷新修的直道平坦好走,那自然是快了。”

杜媗道:“若纵马而驰,小半天就能到。”

  卢丰娘还是有些害怕,向杜五郎道:“那陛下若是想降罪杜家,岂不还是太近了?”

  “阿娘,若真被降罪,你能逃到哪去?

避祸嘛,重要的是摆出与世无争的态度。

再说了,阿姐时不时还得回长安呢。”

  “还回长安做甚?”

  这问题不好回答,杜五郎一愣。

  杜媗捋了一缕头发,道:“采买些物件。”

  她说罢,不由转头看了杜妗一眼,只见她还在想着事情出神,也不知在担忧什么。

  搬回了杜家老宅,众人都很不习惯。

  全瑞很快找到杜有邻说了一堆琐事。

  “阿郎,老宅的奴隶都放了贱籍,只剩下些上了年纪不愿走的,宅院里还好安排,田要再雇人种,得比往年多出两成,如今有点力气的都愿租官府的公田……”

  “别和我说这些。”

杜有邻只听两句就不耐烦了,挥手道:“与娘子说去。”

  他自低头摆弄着那张坐榻,总觉得远没长安那把椅子舒服。

  那把椅子是御赐的,用细麻布包裹着当作坐垫,靠背也是垫着,且还是以贴合他背脊的弧度订制的。

  就这么一个物件,薛白却说产业、织布产业有大进展才能造,而从造出来到批量制作,送入千家万户,没有二十年光景都未必做得成。

赐给杜有邻,为的是让他时时想到,时时考虑百姓是否受寒。

  杜有邻极珍惜它,每次坐下都是轻落轻起,这次搬家不带来,实在是怕磕坏了它。

  “家里看不到,我也无官一身轻,不必管百姓暖寒喽。”

  他叹息自语着,卢丰娘已跑了过来,一路聒噪不停。

  “阿郎!”

  “往日不觉得,原来这就是朝廷的新政。

雇佃户还得多给两成,这可是活生生的钱啊,连妾身都心疼,难怪那些人要闹哩……”

  “嘘,什么话你都敢说。”

杜有邻叱道,“什么活生生的钱,钱不过是死物,少了这两成,你便缺钱用吗?

农户们多了这两成,却能少卖一个孩子。”

  他能力如何不说,这些年待在中枢,觉悟还是很高的,反正他也不管家里的帐,转头又去摆弄他的床板。

  “床也硬梆梆的,连床褥都没有,还是得种啊。”

  卢丰娘一跺脚,气道:“那就把你杜家的田全改为种,让你软个够!”

  不习惯的事还有很多,比如次日睡醒,杜有邻负手在院子里逛了一圈,却不见报纸送来。

  在长安,他订了足有十三份报纸,从国事到民间杂谈,从诗刊到故事会,应有尽有。

  “阿郎在找什么?”

  “少陵原恐怕是订不到报纸了啊。”

杜有邻不无悲伤地叹道。

  “有的!”

全瑞应道,“集上就有驿馆和报舍,除了一些小报,都有的。

只是要比长安晚一天,因此小人昨日没订,让它明日送来。”

  “晚一天还如何称作‘新闻’?”

杜有邻依旧不太高兴,“所谓新闻,重要的是得新。”

  “那要不……阿郎回长安看?”

  全瑞当了一辈子杜家的奴才,眼看放籍之风日盛,虽没起别的心思,但似乎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性格。

  杜有邻遂不悦道:“还不是五郎这个败家子!”

  ~~   与杜家旁人都不同的是,杜五郎回到老宅后颇为开心。

  没了应酬,不被打搅,他感到十分自由,每天带着儿女们打量大大的园,打算布置出一种世外高人的格调。

  一直以来,他对草树木、鱼虫鸟兽都很感兴趣,近来就在研究果树嫁接之事。

  旁人懒得听,可他却会与女儿分享这方面的经验。

  “阿苽知道吗?

把柿树接到枣树上,柿子能长得更好,其中原因,陛下说是因为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能够优劣互补,我觉得他在胡说,但我想试试看。”

  “阿爷,我知道了,我们可以把麦接到果树上,然后长很多很多的麦!”

  “不是这样的。”

杜五郎想解释一下,却不知该怎么说,最后只好无奈地笑了笑,把几个麦种到地里。

  之后,杜菁就带着她弟弟,每天拿着个小铲子到处挖,不仅没有种出东西来,还将园中的藤蔓铲掉了许多。

  杜五郎也不骂她,说杜菁不喜欢藤蔓,我们就改种竹子吧。

  可当他抱了一把竹苗来,转头却不知女儿跑到何处去了……   杜菁蹑手蹑脚地摸到了杜妗的屋外,探头往里瞧去,只见杜妗正坐在桌前,执笔对着纸发呆。

  “姑姑,你真好学啊。”

  杜妗抬头,见是杜菁走了进来,眼中柔和了一些,神情却还是淡淡的,道:“算是吧。”

  杜菁走到桌边,想看看她写的什么,却被她直接拿了本书把稿纸盖住了。

  “姑姑在写什么啊?”

  “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

  这般一说,杜菁反而更加好奇了,平时里便留意起她的事来。

  以往杜妗太忙,杜菁其实不太了解这个二姑姑,只知所有人都怕她。

  “阿婆,二姑每天都在做什么啊?”

  “她在学习道法,好当个道士。”

  卢丰娘随口敷衍着孙女,转头与杜有邻议论起杜妗,却是担心不已。

  “看她每天出神,怕不是在计划着什么大事吧?”

  “能有什么大事?”

  杜有邻漫不经心地答着,他近来准备写一些著作。

  以他宰相的名望,著作传世很容易,可写得若不好,反而会贻笑大方,被耻笑千年,因此他十分慎重,结果提起笔来,倒不知该写些什么了。

  “你说,老夫写陛下诗词的集注,还是写天宝至正兴年间的风波为好?”

  “写集注吧,不容易招祸。”

卢丰娘道:“二娘也是有大本事的人,万一对陛下心怀恨意,正在联络旧部呢?”

  “你莫杞人忧天了,若再敢这般,那可没好下场。”

  杜有邻说着,心中不由蒙上了担忧。

  毕竟以杜妗以前的权势,多少还是有一些忠心耿耿的旧部的。

  卢丰娘叹道:“我算是明白了,杜家是没有出皇后的命,每次要往这件事上搏一搏,都要一落千丈。”

  “异想天开,若非是她有这等不切实际之想,老夫的相位……唉,罢了,睡吧。”

  次日,他开始准备写薛白的词句集注,对这件事他很有把握,觉得自己算是当今最熟悉天子的文人,一定能比旁人更能做好这件事。

  可等到笔墨铺开,许久,笔尖凝出一滴墨水,“嗒”

地落在纸上了,杜有邻还是一个字都没写。

  以哪首诗词开篇呢?

  院子里蝉鸣鸟叫,杜菁不知何时已跑了进来。

  “阿翁,你执笔一筹莫展的样子,和二姑好像啊。”

  “我不是一筹莫展,是在思忖。”

杜有邻揽过孙女,笑道:“这个成语是你阿爷教你的?”

  “阿爷可不说成语,是大姑教我的。”

  “你阿爷是个不学无术的。”

杜有邻道:“这‘不学无术’也是个成语,你阿爷从小就不读书。”

  “阿爷也读书呢。”

  提到儿子,杜有邻嗤之以鼻,道:“他能读什么书。”

  “阿爷读《君国利病书》啊。”

  “哼,那算什么书,不务正业。”

杜有邻道:“这‘不务正业’也是个成语。”

  “我还知道一个!”

杜菁高举起手,道:“不速之客。”

  “对对,这也是个成语。”

  杜有邻点头不已,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问道:“也是大姑教阿苽的吗?”

  “不是,是方才有人来找二姑,我听到他们说的……对了,还有一个成语,是‘不请自来’。”

杜有邻表情一僵,才反应过来,道:“可我没听说有人拜访啊。”

  杜菁年纪虽小,却很聪明,知道自己说漏了嘴,遂不再多说,吐了吐舌头跑掉了。

  杜有邻连忙起身,大步往杜妗所在的院落赶去,到了一看,里面并没有人。

  他立即就想到卢丰娘所说的杜妗有可能闹出事由来,不禁大为着急,忙不迭地到处去找,出了后院小门,见门外栓着几匹骏马,再一抬头,前方正是一片竹林,他遂往那竹林赶去。

  走了不多时,听到了说话声,走近,是三个男子正坐在林地里说话。

  “你们是何人?!”

杜有邻喝问道。

  不料,对方听得问话,竟不理会,反而起身往竹林更深处跑去,像是不愿与杜有邻碰面。

  “休走!”

  杜有邻连忙去追。

  他年轻时也不是文弱书生,可如今毕竟老了,显然不可能追得上对方。

  不仅追不上,他脚下一扭,“哎哟”

一声,还滚落在小坡下,卡在几棵竹子间。

  “你没事吧?”

  过了一小会,那三个汉子折了回来,站在上方问道。

  杜有邻似乎摔晕过去,毫无声息。

  “杜公?”

  “杜公?”

  “下去看看吧。”

  遂有一人凑近了去扶,杜有邻却是忽然醒来,一把捉住对方的衣襟。

  “好贼子!

休走!”

  杜有邻一声喝,定睛看去,眼前这人他倒是认得,乃是禁军将领张小敬。

  一看杜姈又与这等掌握重要兵权之人联络,杜有邻顿感恐惧,双目圆瞪,头皮发麻。

  “张小敬,你可不能谋逆啊。”

  “杜公说什么?

凭白污我清白可不成。”

  杜有邻也反应过来话不能这么说,否则事还未发,便等于自己承认杜妗有可能谋反了。

  但此事若不阻止,任她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不说,还得连累满门老小。

  他遂问道:“你好好的禁军将领当着,前途无量,跑来此处作甚?”

  张小敬像是知道他在担心什么,遂道:“我如今是太子左率卫大将军。”

  事涉太子,杜有邻听了更是惊惧。

  “你们……你们莫不是想……”

  张小敬摇了摇头,觉得他未免太像惊弓之鸟了,难怪要跑到少原陵来隐居。

  “杜公随我来吧。”

  ~~   小溪潺潺,溪边的桃被风吹动,片片瓣落下,随水而去。

  山间鸟鸣清脆,忽有一声同样清脆的呼声响起。

  “二姑,我来啦。”

  杜妗转头看去,只见杜菁正站在溪对岸,卷起裤脚,趟着溪水往这边过来。

  “别下去,水凉。”

  话还未说完,那小丫头已经趟到了水中央,笑嘻嘻道:“水凉才好呢,夏天可热死了。”

  杜妗赶过去,一把将她从溪水里拉出来,没好气道:“看你,晒黑成什么样了?

回来才多久,真成了乡野村姑。”

  “二姑,我来告诉你,阿翁来找你了。”

  杜菁说着,一转头,却见方才与杜妗说话的是个小男孩,不由展颜一笑,过去拍了拍他的头。

  “你怎么来了?

与你说,少陵原可好玩了。”

  “阿苽姐。”

  李祚从小被管教得严,在旁人面前像是个小大人一般,可一到杜菁面前,那种稚气就显露出来。

  杜菁性格天真活泼,这也问,那也问,像是长不大一般,可一回到孩子的世界里,她什么都玩过,自然有种大姐姐的风范。

  “哎呀,阿翁来了。”

  杜菁转头一看,见杜有邻来了,撒腿就跑。

  李祚想要跟过去玩,可小腿才迈了两步,就停了下来,老老实实站在杜妗身边,对杜有邻行礼。

  “见过杜阿翁。”

  “老臣见过殿下。”

  杜有邻苦着一张老脸,皱得不成样子。

  这是因为心忧。

  很多话,他不愿当着李祚的面说,遂喝道:“阿苽,你过来!”

  “来啦!”

  杜菁又跑了回来。

  “你带殿下到大堂歇一歇,我有话与你二姑说。”

  “好呀,我们走吧。”

  很快,两个孩子就走开了。

  杜有邻长叹了一声,苦口婆心地道:“为父知你有能耐,能笼络张小敬,把太子带过来,可与陛下作对这是找死啊,陛下容了你一次……”

  “殿下是自己来的,他想我了。”

  “荒唐!”

杜有邻道:“他想来就能来吗?

他才多大?

大人们居心叵测,小孩子懂什么。”

  杜妗有些不耐烦,道:“阿爷以为我在做什么?”

  “你一天天心神不属的,还能在想什么?!”

  “呵。”

  杜妗竟是不作理会,轻呵了一声,转身走掉了。

  若问她在想什么,她近来确实有个烦恼。

  那件事对于她而言也是一个难题,苦思冥想也没能解决。

  她沿着溪边走了一段路,渐渐听到前方传来欢声笑语。

  那是个踏青的营地,扎了几个帐篷,有几个女使正在溪边看风景,见她来了,纷纷转头看她,看得她十分不自在。

  “杜二娘这边请,娘子正在等你。”

  “好。”

  杜妗淡淡应了,随着一个女使走到树荫下的一个凉亭。

  凉亭里正有人在打骨牌。

  “碰。”

  笑靥如的女子出了牌,抬眸见是杜妗,微微颔首。

  一抬眸间的风情,使周围的山黯然失色。

  杜妗握了握袖子,那里面有张纸,是她近日苦思冥想写好的给杨玉环的道歉信。

  这便是她近来最大的烦恼。

  她被要求向杨玉环致歉,却实在不知该如何开这个口……   ~~   转眼就过了秋天,天气开始转凉。

  正兴七年又快要结束,搬回少原陵的杜家在这一年过得十分平淡。

  杜五郎很喜欢这种闲居的生活,随心所欲,不会被世俗的欲望所催促。

  世人觉得权力与财富最好,可那毕竟是世人觉得。

  他每日伺弄一些草果树,也学着耕地种菜,种得不多,也就一两亩,收获些食材来研究吃的就够了,闲时则看看书,偶尔也会写些心得。

  这些心得很杂,关于农作,关于果树,关于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悟,还有对书籍报纸的看法。

  他近来在看一本《君国利病书》,是一个名叫顾炎武的人发在报上的,被人整理成书。

不太好看,晦涩难懂,他每天也只看一页两页,有时候还返回去看,但没搁下过。

  因为他听旁人都说这书看不懂,可奇怪的是,他却觉得自己能够理解。

  但他认为对方的看法太过了,因此也会写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更温和的主张。

当然,只是心血来潮时随手写几句而已。

  他文采不好,用的都是大白话,也没有想过要整理成著作,纯粹是山居生活的自娱自乐而已,快一年了才写了数十页的随笔。

  倒是杜有邻写的天子诗词集注有了些进展,已做了大部分的收集与点评。

  这天,少陵原下了小雪,杜五郎闲来无事,随手翻看了一下杜有邻的集注,点评了几句。

  “这些年给陛下诗词作集注的人如过江之鲫,阿爷跟风做这件事,能有何新意?”

  “我懂陛下。”

  “阿爷若懂陛下,那便不会辞官了。”

  杜五郎是随手一翻,从中间看了几篇注释,觉得与诗词的本意多有出入,摇了摇头。

  接着,他无意中翻到了第一页,却是愣了一下。

  “阿爷选的这首开篇词,我竟从未听说过,是陛下作的?”

  杜有邻得意,抚须道:“不错。”

  杜五郎眯了眯眼,先仔细读了那序。

  “四月六日,樊川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他不由在想是哪个七月六日,至少前面五六年间,他都记得薛白没来过樊川。

  是香积寺收服叛军那一次吗?

  看词意是像的……那是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杜五郎反复念叨了这词,又看向下面的集注。

  说心里话,杜有邻的集注写的很一般,不叙说背景,只说自己当时正在伴驾,是如何如何心情。

  “阿爷,这词,陛下是何时做的?”

  “想知道吗?”

杜有邻道:“待老夫的集注大成之日你便知道。”

  他一把拿回自己的著作,哼了一声,自语道:“说老夫跟风,别看!”

  ~~   杜五郎是万事不萦于怀的人,从来不挂着心事。

  但这日之后,他心里又惦记起薛白了。

  他开始有一个猜测,也许陛下并不怪杜妗,并不怪杜家呢?

  也许可以返回长安,再去见见陛下?

  每次这个想法冒出来,杜五郎都会将它重新压下去。

  他告诉自己,伴君如伴虎,既然隐居了,就不要再卷入权力的漩涡。

  因念着这些事,他有时夜里也会睡不着,想着权力对薛白的改变,之后再读《君国利病书》,他的感悟又大不相同。

  迈入寒冬,这天夜里忽然下了大雪。

  前半夜雪籁籁而落,后半夜风吹的窗户咯咯作响。

  他披衣起来,磨了墨,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君权”

二字,之后斟酌着,不知如何下笔。

  忽然,他似乎听到了什么,推门而出,往后方的院子里看去,果然看到了那边院里亮着灯火。

  杜五郎想了想,往那边走去,先到马厩看了看,见里面有一匹骏马异常显眼。

  他遂上前拍了拍院门,问道:“阿姐,睡了吗?”

  一推门,只见廊下有一人正在赏雪,因听得拍门声,那人转身想要进屋。

  “慢着。”

杜五郎已抢先一步唤住了对方,道:“你是谁?!”

  才问出口,他其实已经认出了对方。

  眼前的场景似曾相识。

  风雪中,廊下那人转过头来,在积雪的映照下,显出了一张杜五郎久违了的脸,从容不迫地给了回答——   “薛白。”

0
历史推荐阅读 More+
阿斗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阿斗

传说中的馋虫
重生成为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逆转三国的故事。这本《阿斗》算是我新人期间的一本代表作吧,喜欢的三国类的不妨试试。新马甲号“过关斩将”,新书《全能运动员》,创意很新颖,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题材,故事也挺热血的,推荐大家去看看!
盛唐崛起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盛唐崛起

庚新
圣历元年,幽州昌平县郊外,少年杨守文意外被雷劈中,唤醒了尘封十七年的记忆。时,日月当空。开元盛世尚遥不可及,女主江山,在平静时局下,却似乎隐藏着激涌暗流。登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的陈子昂;勇武善战,冷静睿智的李药师后人;垂垂老矣,却依旧心系李唐江山的狄仁杰;还有妖艳若罂粟花的太平公主;心思诡诈的上官婉儿……伴随着那些熟悉人物粉墨登场,杨守文发现,原来在这段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中,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崛起》三部曲第一部,《盛唐崛起》2015年11月21日登陆起点,敬请支持!!!
奋斗在红楼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奋斗在红楼

九悟
大周朝,雍治7年冬,美丽、傲娇的小萝-莉林黛玉刚刚进入贾府。现代理科男穿越红楼贾府庶子贾环。如果不想被贾府的猪队友们连累的抄家杀头,就要早做准备。这是一个庶子逆袭的故事。Ps:本书是架空历史爽文。非考据党、非历史正剧党、非红学党,遗漏不符、错误矛盾之处,敬请谅解。
汉阙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汉阙

七月新番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卫霍虽没,但汉家儿郎的开拓精神,却永不止息,新的英雄,正呼之欲出!敦煌戈壁,名为悬泉置的驿站里,微末小吏任弘投笔怒喝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傅介子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书友群:567351610.
帝国崛起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
时空旅行者的明末生涯,故事从天启七年末开始。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那个李伟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是夜享尽福报的李伟,终于不堪忍受老板的屡次刁难,把加班赶出来的标书拍在老板脸上,高呼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甩门而出。众所周知,大力出奇迹。因为甩门时用力过大,转眼间他就奇迹般的出现在了明朝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表示要让他在朝中任职,李伟表示不干,朱元璋拔刀,让他再想想,李伟看了一眼架在脖子上的刀,犹豫了0.0001秒,果断答应并表示荣幸之至。现在,看着朱元璋时刻准备刀人的眼神,
马前卒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马前卒

枪手1号
不停地战斗,不停的杀敌,秦风是国家的悍将,军队的马前卒,永远冲锋在第一线,用赫赫战功书写着自己光荣的履历,但大变陡至,昔日的功臣,转眼之间却成了国家的罪人,人人得而诛之的叛徒,兄弟血洒疆场,部下反目成仇,情人苦恋虐心,一时之间,四面楚歌。这位昔日的国之悍将身份反转,开始了为自己而活的人生,揭开了一段昔日马前卒,后世开国君的波澜壮阔的人生。
天可汗回忆录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天可汗回忆录

七星肥熊
正光四年,被后世史学家评为乱世终结的起点。对此,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招安了!
讨逆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讨逆

迪巴拉爵士
我们为了利益背叛,却为了良心救赎。大乾三年,冷漠如神灵般的帝王开口,于是风云激荡。沐浴在星辉下的乡下土包子杨玄茫然走进了长安城,手中握着来自于千年后的神奇卷轴,一脚就踩进了漩涡之中……直至站在长安之上。杨玄抱着卷轴,里面的少女甜甜一笑,杨玄惨叫道:“不要……”
开海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开海

夺鹿侯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隆万中兴前夜。这是最好的时代,戚家军向近代军队迈出第一步,脚踏缫车在东南日夜不休产出丝绸,它强大、富庶。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卫所制因贪污腐败而日趋崩溃,土地兼愈演愈烈内阁夺位混战不休,它衰落、垂暮。当排枪火炮轰鸣在欧洲战场,当西班牙无敌舰队纵横四海,当传教士手捧圣经怀揣密信对这片新大陆露出觊觎的目光。清远卫小旗陈沐头顶笠铁盔,鸟铳扛肩膀,望向大海高高扬起下巴。-已有完本作品,人品保证,更新勤劳,敬请收藏。读者群:102341981,欢迎大家。
唐朝公务员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唐朝公务员

水叶子
历史穿越类新作《隐相》已上传,比这本好看,希望大家喜欢!《隐相》简介:周武革命后两年,即武则天正式登基后的第三年,勤奋过度以至于“过劳死”的唐松穿越一千三百年回来了。武则天,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个个千姿百媚,个个野心勃勃,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女人空前强横的时代。且看生死轮回后心性大变的唐松如何享受美好的大唐生活。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虽然我科举舞弊,还跟魏忠贤称兄道弟,还调教木匠皇帝,但是我知道自己是个好官——张好古!简介无力,看内容吧!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三天四包
张韩穿越汉末三国,无处可走时,投身曹营。觉醒【功成系统】,只要立功就能得到奖励,于是张韩苦练武艺、奋勇厮杀,终于通过不断立功把【武力】大幅提升后,悍然转为心心念念的谋臣!可是,接下来的画风出乎了张韩的预料……【你进言“屯田新略”有功,获得武力+3】【你设计伏兵击破袁术军,功绩斐然,获得武力+5,获得武艺“五步十三枪”】【你献计攻略城池有功,当居首功,获得武力+3,“宗师级御马术”】于是,官渡之战时,当众将不敌颜良,纷纷败下阵来时,曹操策马靠近身旁张韩,幽幽相问:“军师,你观那颜良如何?”张韩:“……插,插标卖首。”“军师正在戴甲!!!”先锋们高声欢呼。多年之后,贾诩、郭嘉等曹氏心腹谈及张韩时,无不神色有变。“他左拳叫仁,右拳叫义,辩驳不过时就会诉诸仁义。”“张伯常献计向来能奏效,毕竟他献完计策会亲自带队冲锋。”郭嘉:“我就想知道,当年谁让他做谋士的?哦,主公?那真是慧眼识英、目光如炬。”
大唐风华路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唐风华路

山下出水
大唐风华,谁人领舞!我带着系统而来,岂能会一无是处。我为人有些油滑,你们却说我是滚刀肉。我只想收集气运,大唐却逼得我三分三合。秦琼打我,程咬金坑我,长孙无忌阴我……我只是想安静的装个逼,为什么每次都跳出来一群人打?世界何其不公…………这是一个老装逼犯在异世大唐次次装逼,次次失败的奇葩之路,保证让你笑的合不拢嘴……不信?你见过有人能跟程咬金互飚谁更无耻么!***********************************************大唐装逼犯专业交流群:366597452作者自定义标签:轻松无敌文宅男赚钱
演武令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演武令

鱼儿小小
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广收门徒。杨林无拳无勇,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他只想,活下去……
朱门风流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朱门风流

府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重生在大明名门,张越却只是个不受重视的半大娃娃。靖难的动乱已经过去,郑和的舰队已经在海上航行,家族中已经有高官显贵……难道他能做的只是混吃等死?盛世朱门觅风流,富贵也需稳中求。了却家国天下事,偕妻带子泛扁舟。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已有两百万字完本老书《大唐贞观一书生》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多年后他在大唐开辟了新的农业。他建立了大唐的科学基石。他掌握了整个大唐商业的命脉……有一天,李正对他说道:“在你的认知里,我可能是先知,我可能是你们所有人都聪明一些,给你的那些,只不过是我顺手为之,不用感激我,你也别想让我臣服你”
汉祚高门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季汉大司马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季汉大司马

周府
又名三国:开局扼杀孙吴,提前南北朝。穿越至汉末乱世,凭借对三国的了解得以闻名。随着刘备南驻新野,霍峻奋身北上襄阳,投入历史大浪当中。以文武建世,扬名天下,入武庙,受拜大司马。
北宋大法官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熙宁年间,宋神宗赵顼初登大宝,欧阳修、韩琦、富弼英雄垂暮。拗相公意气风发,欲扭转乾坤,司马牛暗伏于野,坚守国本,东坡先生骑墙观望,左右不定。这本是大宋第一文官天团的最后光辉,但天才们却选择了同归于尽,给大宋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也给历史留下了无尽的惋惜和争议。然而,一个实习小律师的突然到来,为大宋开辟了一条中间大道。新旧皆归于法,文武皆归于法,内外皆归于法。“我张三宣布,檀渊之盟今日到期,不再续约。幽云十六州乃吾中华故地。”
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周星河不会开车
汽车维修工穿越成为大明仁宗第五子朱瞻墡,三次监国三过皇位而不坐。瓦剌也先看着浩浩荡荡的大明军队哀嚎:“为何明军有坦克。”哥伦布望着停在北美洲的驱逐舰陷入了沉思。百年战争中的英法看到手持步枪的明军一声不吭。某社畜汽车修理工哀嚎:“别再叫我监国了,我只想做个快活王爷”回到鼎盛大明发动工业革命,在蒸汽升腾中大明杨帆远航。
寒门国舅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寒门国舅

天子
《寒门国舅》出身寒门,想走科举这条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既如此,还不如走捷径,让姐姐去应选太子妃,未来当个皇后,自己做国舅,岂不美哉?弘治朝的国舅简直不要太舒服,莫说本领通天,哪怕浑浑噩噩,欺男霸女,也能混得风生水起。无他,谁让咱的姐夫是护妻狂魔弘治帝朱佑樘呢?我叫张延龄,大明的徽州侯、徽州公、徽州王,我为自己代言。如果谁要让我老张家日子不好过,那就把你从大明朝抹去,既然不是斯文人,也不要强求我装斯文
北朝求生实录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北朝求生实录

携剑远行
《北朝求生实录》惶惶南北朝,铁血后三国。离杨坚建立大隋还差二十多年,大唐更是看不到影子。穿越为北齐高官之子的高伯逸,猛然间发现自己既不能醉卧美人膝,亦不能醒掌天下权,甚至连混吃等死都做不到。摆在他面前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说:先活过今年再说?书友群:852402944,真爱粉丝群:625933662
大明嫡长子免费在线阅读、在线听小说

大明嫡长子

皇家雇佣猫
《大明嫡长子》斗志最易于平凡之中浇灭,野心最易于权力之下生长。身为明孝宗朱佑樘的太子,朱厚照的条件得天独厚,国家搞成那个样子岂不可惜?因为有遗憾,才有改变的价值。平凡的灵魂撞上造就时代的机会,他立志成为一代雄主,史笔如刀不假,可有哪一笔敢小瞧了他?【书友群:714953932】